從廖燦昌施壓放貸看民進黨的世俗化
台灣的民主化進程,有一個始終揮之不去、死而復生的巨獸,叫做權貴資本主義(黨國資本主義)。
1990年代,國民黨的民意代表,從省議員到立法委員,透過權勢施壓,從公股行庫「搬走」了數以「兆」計的金錢。這些呆帳,後來都由全民買單。
前些日子大談民進黨世俗化的前秘書長羅文嘉,在2005年競選台北縣長期間,爆出周錫瑋利用永洲公司,向台灣中小企銀超貸一千五百多萬元的醜聞。
同樣也是2005年,民進黨立院黨團也指出,當時競選苗栗縣長的劉政鴻,利用職權將一億七千八百萬的家族企業公司借款,認列為銀行的呆帳,從此免還銀行錢。
還有更多更多的名子,包含王玉雲、林仙保、劉松藩、何智輝......,這些人,就是國民黨的黨國資本主義,從公股行庫搬錢到自己口袋的敗行劣跡。
時至今日,權貴資本主義沒有消失,而是轉變了形式。政客施壓公股行庫,借錢給家族企業的手法,已經有所收斂。現在的政客,仍然透過各種管道,施壓公股行庫,讓公股行庫借錢給有問題的企業,這些企業,再透過私下的利益輸送、政治獻金,回饋給出力喬貸款的政客。
潤寅案的曾銘宗,慶富案的簡太郎、熊光華,還有更多隱身在背後的政客,就是典型的案例。
這次被檢方起訴「幫助背信罪」,替遠航張綱維快速通關核貸22.5億的前合庫金董事長、現任第一金董事長廖燦昌,就是在公股行庫搬錢的共犯。
從2017年開始,黃國昌 針對廖燦昌在合庫任內違法施壓放貸給慶富,下台後又出任一銀董座,屢次質詢財政部。
國昌質詢總覽:https://bit.ly/2X7w3SU
廖燦昌因為慶富案請辭下台,到寶佳建設擔任顧問,隨後又被行政院長蘇貞昌拔擢擔任第一金董事長。這次爆出的施壓放貸,也是廖燦昌在合庫董座任內的傑作。
只是,在背後上下其手的政客,現今還未現形。
過去面對外界質疑,為什麼任用廖燦昌擔任一銀董座,財政部蘇建榮部長沉默不語,蘇院長則說「用人唯才是唯一考量」。
我要請問蘇院長,用人唯才,包括權貴資本主義的違法施壓放貸嗎?難道,讓權貴資本主義死而復生,也是民進黨世俗化的一部分嗎?
(圖片來源:北檢新聞稿)